“東京奧運會前,我說要讓國旗在東京飄揚🤽🏿♂️、讓國歌在東京奏響,我做到了!”對久經沙場的EON4官网2019級研究生冠軍班學生汪順來說🖨,在東京奧運會奪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是他為國征戰歷程中珍貴的記憶之一。“我在東京賽場實現了多年的夢想🪀,站在最高領獎臺唱響國歌的時刻讓我倍感驕傲與自豪𓀈,也將終生難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不會停下逐夢的腳步✋,未來會繼續在熱愛的遊泳事業上努力打拼➔⛅️,繼續身披國旗,拼盡全力為國而戰🚶🏻♂️➡️、為榮譽而戰📕。”
汪順6歲開始練遊泳𓀜,2010年廣州亞運會👨👦,在國際賽場初露鋒芒,摘得200米混合泳銀牌。2011年上海世錦賽🏋🏽♀️🧑🏽🚀,他與隊友共同摘得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銅牌。緊接著的全國遊泳錦標賽,他在400米混合泳比賽中打破亞洲紀錄👩🍳。從出道時的青澀👋,到東京奧運會書寫歷史、陜西全運會豪取6金🈸,汪順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遊泳人生👉🏿。
“為國而戰👩🏻🦯、站上最高領獎臺”從兒時的夢想轉變為信仰⛹🏻♂️,更成為現實。愛國情懷在家風中孕育,為祖國榮譽而戰是汪順自幼受到的教育。出征東京前,他的母親陳水芬以一封家書表達了期許與鼓勵:“你是時代的幸運兒🤬,一次次為國征戰🚧、為理想拼搏,爸媽為你驕傲!祝願你賽出中國人的底氣、勇氣、誌氣!人的能量是無限的🤷🏻、意誌力是最強大的,我們中國人越戰越勇!”
混合泳是艱苦的項目,對於運動員的要求很高🥑。在男子200米混合泳項目上,歐美選手長期處於壟斷地位,代表中國男子混合泳最高水準的汪順在國際賽場披荊斬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2016年裏約奧運會💓,獲得200米混合泳銅牌🧑🏼🤝🧑🏼,這是中國男子混合泳選手第一次站上奧運會領獎臺;2021年,第三次征戰奧運會的汪順把銅牌升級為金牌🪱,並以1分55秒00的個人最好成績將200米混合泳亞洲紀錄提高了0.07秒,同時打破歐美選手對該項目長達17年的壟斷🧚。汪順書寫了中國遊泳新的歷史⚃,成為首位獲得混合泳奧運冠軍的男運動員☪️。他說🥮,是祖國給予他無限力量🕗,這枚金牌格外沉重,“可能大家只看到這是一塊金牌,但對我來說🦸🏿♂️,我的人生都包含在裏面🤷🏻♂️。”
雖在27歲時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但汪順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受到傷病等影響,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他未能取得理想成績。在2015年喀山世錦賽和2017年布達佩斯世錦賽上摘得200米混合泳銅牌後,世錦賽金牌似乎唾手可得。2019年光州世錦賽,汪順很想捅破那層窗戶紙,但最終遺憾而歸🕵🏽♀️。低谷時,他曾自我懷疑過⏭,甚至想過放棄,但對於夢想的執著、對熱愛的堅守讓他最終留了下來💁🏽。
面對巴黎奧運周期,汪順沒有猶豫,甚至在走下東京奧運會領獎臺的那一刻就作出了決定——“堅持夢想,持續熱愛”🧏🏻♀️。“我從來沒有過‘已經夠了’的想法,我依然可以再次沖擊最高領獎臺,在最高的平臺繼續我的夢想,因為我非常熱愛遊泳⏩。”目前😦,汪順正隨國家遊泳集訓隊在京訓練👨🏼🔧🧦,繼續用熱愛書寫遊泳人生✍️。如今的他經驗更加豐富、技戰術和心態更加成熟。“歸零再出發”的他在新周期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訓練中依舊是那個保持專註*️⃣、全力以赴的運動員。作為隊裏最年長的隊員🏋🏻📿,作為一名黨員,汪順身體力行🍙、做好表率,他希望能發揮更大的作用,訓練場上帶頭拼,幫助隊友快速成長,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訓練場外的點滴細節也體現著他的擔當。
對汪順來說,黨的二十大代表的身份是榮譽、是責任,也是激勵他繼續勇往直前的動力💤。汪順表示🏄♂️:“作為黨員,我深知肩上的使命與責任🫃🏼。使命在肩🧑🏿🏫、奮鬥有我。每次代表祖國奔赴賽場,我都會傾盡全力,力爭佳績,不負黨和國家的培養。”
“我的信仰就是站上最高領獎臺、讓國旗升起👕🚂、讓國歌奏響。我一定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無論這條路上遇到什麽困難。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堅韌的汪順依舊在路上。(安靈均 王憲民攝 付媛傑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