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體育工作🍈,親自謀劃和推動體育事業發展🚓,多次接見體育工作者,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為體育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重視發展體育事業,體育事業在國家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全國體育系統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開啟了體育強國建設的新征程。
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全民健身意識極大增強👨🏻⚖️。根據2020年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和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37.2%🤕,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90%以上。健身設施遍布城鄉,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體育場地397.14萬個,面積達到34.11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1平方米,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到全國超過96%的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開放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全民健身組織廣泛建立👩🏼🚀,截至2021年底,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約270萬人,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92名🩺。群眾性賽事活動豐富多彩,2019年中國境內舉辦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規模的賽事活動達到1828場🦫,涵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參加人次超過700萬。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𓀈、安全感不斷增強。體教融合深入推進,青少年體育取得新的進展。
競技體育成績輝煌。10年來,我國運動員共獲得986個世界冠軍♋️,創造世界紀錄127次,體育健兒用成績踐行了“使命在肩🥸、奮鬥有我”的人生誓言。仁川2014年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連續第9次高居金牌榜榜首;裏約2016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27金17銀26銅共70枚獎牌🤶🏻;雅加達2018年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132金92銀65銅共289枚獎牌,連續第10次蟬聯亞運會金牌獎牌榜首位🤕,繼續領跑亞洲;東京2020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38金32銀19銅共89枚獎牌,連續第6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3名,並在田徑、遊泳、跳水等14個項目上獲得金牌3️⃣,奪金項目數量創境外參賽新高🤛🏽、廣度不斷拓寬;舉世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經過艱辛努力🧢、頑強拼搏🦚,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了“全項目參賽”目標,冰雪健兒在冬奧賽場敢打敢拼🤳🏻👨👩👦、超越自我🦻🦉,勇奪9金4銀2銅共15枚獎牌,創造了我國參加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堅持“零容忍”“零出現”✒️,堅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全面強化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幹凈的金牌意識,實現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舞臺🤶🏼👆、世界賽場上勇攀高峰👴🏽、為國爭光,以體育的力量凝聚愛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形象和中國成就🧁。
北京冬奧會精彩非凡。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在重要歷史節點舉辦的重大標誌性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把關引領🧔🏿,親自謀劃、親自推動🧶😥,5次深入隊伍備戰實地考察,4次召開專題會聽取工作匯報😨,足跡遍布3個冬奧賽區😭,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奧會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很多冬奧項目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發展,有的項目甚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是競技體育舉國體製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勢🛺。“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極大激發了億萬人民的體育熱情,極大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帶來了豐厚的物質🎁🧢、文化和人才遺產🐦⬛,註入了強大精神力量⏸。我國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達到3.46億🧠,蓬勃開展的群眾性冰雪運動已成為健康中國征程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體育產業快速發展🎨。體育產業規模總體水平大幅提高,發展環境不斷向好🧖🏽💤,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升。2012—202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0.60%提升至1.06%,體育產業對GDP貢獻度不斷提升。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競賽表演🪁、健身休閑為引領🔴,體育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製造🚴🏼♀️🥥、體育傳媒等協同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與相關產業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催生出體育旅遊、體育康養🙋🏽♀️、體育文創、體育廣告、體育傳媒、體育會展等多種新興業態,在引導群眾健康生活、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以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運動裝備、體育服務的融合創新發展悄然興起,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逆勢增長,2020年增加值比2019年增幅高達18.9%👊🏼。體育產業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嶄新動能。
體育文化繁榮發展。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深入人心⚡️。裏約2016年奧運會、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團結奮戰♡,奏響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新時代女排精神之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你們不畏強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很好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體育運動項目文化建設進一步加強👰♀️,項目文化內涵日益豐富,項目文化標識各具特色。武術被列入第四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工作成效初顯💿,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育文化平臺建設成績斐然😒,體育博物館🕴🏻、體育榮譽室、體育名人堂已成為傳播弘揚體育精神🧑⚕️、展現體育事業成就的重要載體。體育國際傳播能力特點突出𓀕、效能顯著😱,武術、龍舟、圍棋👃、健身氣功等中華優秀傳統體育項目已走出國門,受到世界人民的關註和喜愛,更好地講述了中國體育故事🚜、傳播了中國體育文化🕵🏿♂️。
體育對外交往日趨活躍。體育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我國在國際體壇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體育在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多次利用重大外交場合和重大體育活動開展元首外交👑。在國家領導人的見證下📪,我國與多國簽署體育合作協議。積極參與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活動🦞,利用多邊平臺開展體育合作👨🏼⚖️,組織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金磚國家運動會、中俄青少年運動會等多項品牌交流活動👩🏼💻。持續鞏固拓展雙邊體育交流與合作👩🦱,通過體育援助和抗疫合作,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通過體育助推國之交、民相親📀,向世界展現出中國的開放自信、友善包容👱📼,用體育譜寫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體育法治不斷完善。體育法律規範體系逐步健全🧑🏿🔧,依法治體水平不斷提升,法治政府建設取得顯著成就👩🏿🦰🙋🏼♂️。2022年6月24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截至目前,初步形成了包括1部法律🏄,7部行政法規◻️,31部部門規章,165件規範性文件,269件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體育法律規範體系。持續深化體育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厘清體育行政部門的權力邊界👨🏿🍳,編製權責清單,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審批事項🙋🏿♂️,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不斷優化政務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體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體育事業融入新時代偉大事業之中,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增添了動力🐱、凝聚了力量。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全國體育系統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教誨👩🔬,胸懷“國之大者”👷🏻♀️,奮力開創體育強國建設新局面🔏。
牢牢把握加強黨對體育事業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經過70多年的奮鬥,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國👨🏿🔧,但體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堅持和完善舉國體製🤗、統籌發展好全國的體育事業💅🏻,加強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利在當代、關乎未來👸🏼,加強黨的領導尤為重要🙋🏿♀️。要始終堅持黨管體育發展方向、管改革發展、管幹部、管人才,把黨的體育方針全面貫徹到體育工作各方面🤲🏿,使體育領域成為黨領導的堅強陣地。
牢牢把握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基本方針。體育是一項重要的民生事業😵💫,體育強國的基礎在於群眾體育,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滿足人民群眾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𓀝,最根本的是增強人民體質🧜🏽♀️🛀🏽、保障人民健康。要著力把體育全方位融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千方百計解決人民群眾“健身去哪兒”的難題,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讓全體人民共享體育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體育強國夢息息相關的戰略定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體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運動在中國是一項神聖的事業”“體育代表著青春、健康、活力🤶,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對體育期望之大、定位之高👁、感情之深,前所未有⚰️。要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思考謀劃體育發展路徑,更加深入地挖掘體育的綜合價值和多元功能🏝,使體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發揮更大作用。
牢牢把握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重大任務🏋️♂️。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對體育改革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體育工作的奮鬥目標和核心指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的目標,將建成體育強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體育界的無上光榮♐️,更是體育工作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要立足當下,對標2035🙇🏽,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各項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體育力量🧰。
牢牢把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經過長期探索,我們逐步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體育發展道路,我國體育總體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成績輝煌,彰顯了黨的宗旨和我國的製度優勢、政治優勢。這些都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的底氣。當前我國體育改革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照搬別國經驗是解決不了的👨🏽🦳,必須紮根中國大地💇🏻♂️,探索更加符合國情的方法👴,堅持舉國體製與市場機製相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牢牢把握深化體育改革創新的鮮明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把體育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謀劃⚔️,強調要加快推進體育改革創新步伐,更新體育理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深化體育改革創新的堅定決心,為體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當前💀,體育事業發展遇到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改革創新破局。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的要求,深化體育改革創新💃🏽,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牢牢把握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的文化自信。我國體育工作者在長期奮鬥中創造的中華體育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不僅是體育界的優良傳統,也是全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來之不易,彌足珍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的女排精神”。必須深入挖掘中華體育精神的時代內涵和綜合價值🥸,在體育戰線乃至全社會積極推動踐行中華體育精神和新時代的女排精神🧎➡️,用精神的力量教育人🕎、感召人、激勵人,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奮鬥精神⏺,為社會提供正能量。
新征程上🦸🏽♀️,體育系統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以更加昂揚的奮鬥姿態和更加驕人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章刊載於《學習時報》2022年10月1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