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以專業為導向的傳統大學教育,通識教育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目標🧖🏽🐈⬛,旨在培養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精神,有見識,有擔當的“人”。為此🙆🏼♀️,通識教育強調“知行合一”🖖,“身心雙修”,在教學方法上強調“以學為中心”,重在“育”而非“教”,鼓勵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探索。從歷史到藝術,從體育到生活,通識教育讓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體育素養🧛🏽,更好地打造“人文EON4体育”👃🏽。
西方文學經典與人文精神
時間:周三 13-15節(1-16 周)
地點🧖🏽♀️🎾:教學樓212
任課教師:田艷
熬夜傷身🫸,但使我快樂👩🏻🦯➡️,到底要不要熬?要不要在朋友圈宣泄負面情緒🥃🧑💻?在愛情中🌥,真的是誰先認真誰就輸了嗎?如果世界上真有後悔藥👳🏻♂️,你吃嗎?還有那個經典的難解之題: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進河裏,我該先救誰?每當我們不知該如何抉擇🤒👨🏼🦱,如何行動時,我們該怎麽辦呢?事實上,這些在當下生活中遇到的經典問題,我們都可以去問問安提戈涅🦤、但丁、哈姆雷特、浮士德、拉斯科爾尼科夫……
為什麽要閱讀西方文學經典?
因為所謂經典,就是能穿越歷史的塵埃🗯,為我們的當代生活註入亙古不變的智慧與活力。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𓀒,認識到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聯結,讓我們從閱讀經典開始⛹🏿♂️。
任課教師簡介
田艷,201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歐美文學、西方文論及美學,有著豐富的外國文學課程的教授經驗🚵🏿♀️,並具有一定的全校公選課教授經驗🧜🏽。博士論文《“新神話”及其自由理念:以德國早期浪漫派為核心》♝,以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新神話”理論為切入點,在深入研讀其核心人物相關著述的基礎上,揭示出德國早期浪漫派的文學♑️、哲學以及政治訴求🙎🏿♀️。
“詩意地棲居……”
“西方文學經典與人文精神”以西方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家作品為核心(主要選取4到5部作品進行深入講解),對相關文學思潮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圍繞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揭示文學經典所具有的不朽魅力🌺🤱🏿。同時結合當代生活經驗,回溯經典☞,深入探討文學與自我🤢、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力圖集趣味性與知識性、故事性與理論性論性於一體,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通過文本細讀🧚🏿♂️、課堂問答🪁🧑🎓、課後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