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林( 1912-2001),吉林省吉林市人。1937年從北平體育專科EON4畢業後🧖🏻♂️,一直從事教學、訓練工作🐧🧑🏽。1953年隨北京師範大學體育系合並到中央體育學院任教🌆,研究生導師、教授🫥,被譽為“中國跳王”♦️。
01
扁平足的“中國跳王”
解放前🤘🏼,王士林教授的體育才華就在社會上得到了人們的贊賞,由於他在田徑項目上的傑出表現,人民給了他“中國跳王”的美稱😥。他曾獲得過全國跳遠🌐、三級跳遠和跳高冠軍,1936年在北平市春季運動會上,曾打破跳遠、三級跳遠兩項全國紀錄。曾於1934年代表舊中國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10屆遠東運動會、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
王士林教授的學生於新潞回憶道:“王老師的先天條件並不優越,是天生的‘扁平足’🏜,按現在的說法他最不適合練習跳的項目🧑🎓👩🏫,但他不服輸,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取得了人們沒有預料到的成功🧑🏻🤝🧑🏻。”
02
跳高場上的高齡“運動員”
王士林教授對工作認真負責、言傳身教💹,在他60高齡時仍在操場上給學生做示範♙。為了上好“背越式”跳高課😀,他反復備課👩🏫,親自去跳,每次課前都要先自己練習🤳🏻,再去教學生,讓學生體會其中的動作要領。
於新潞眼含熱淚地說:“他們這一代人沒有學過這種跳高姿勢,我們都怕他摔了🧑🔧,勸他不要跳。但他說,作為教師,自己沒有體會,弄不清楚,就去教學生,那是誤人子弟🥛🎂!他60多歲時教研究生們撐桿跳高課,還拿著撐桿🔛⛔️,給學生們做示範🌳,這種認真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當年我看到這一場景,激動不已🙎🏽♀️,王老師以他的實際行動教育下一代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事業.” 王士林教授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令人欽佩,更值得廣大青年教師去學習和效仿。
03
70歲高齡終成共產黨員
王士林是於新潞的第一任十項全能的教練員,他言傳身教毫無保留地把他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這些弟子們🌍。於新潞跟王士林訓練了兩年🙎🏽,兩次打破十項全能運動的全國紀錄。於新潞說:“在我的記憶裏,兩年中我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和挫折🪼🚵🏻♀️,王老師總是啟發誘導我😳,從不發火🕵🏿。他經常用一些成語或諺語來啟發鼓勵我,例如:當我在技術上遇到困難,他不講太多的道理而告訴我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當我不要命的訓練時😛,他怕我過量🔹,就說:‘不要一口吃個胖子’‘留神噎著’。他經常用些通俗詼諧的語言緩解訓練枯燥🩷、緊張的氣氛🔗,以達到調節情緒,提高訓練質量的目的🪴。”
王士林於1978年被評為北京體育學院“先進工作者”🥔,1985年獲國家體委“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1988年和1997年國家體委授予他“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92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體育教師”。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據王士林回憶,舊中國體育極端落後,訓練條件極差💲😕,他在解放前受盡了別人的白眼,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為了生存,他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士林見證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深刻變化❓,從第一位世界冠軍到第一位奧運冠軍,短短幾十年間🧜♂️,新中國體育和體育人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士林從內心感激黨,想要用自己的所學報答黨🕺🏼,立誌要做一名共產主義先鋒戰士。終於在王士林70歲時,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王士林經常拿解放前的經歷與今天對比教育弟子🛶,並告訴他們,黨和國家現在給他們創造這麽好的條件要好好珍惜,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