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復(1897~1977)☎️,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體育教育家。解放前曾三次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解放前我國僅有的兩位國際級籃球裁判之一。解放後曾任北京體育學院教務處主任、副院長🪬。1964年當選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同年,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中國第一批體育專家,著名體育教育家,宋君復一生致力於中國體育的發展壯大。
壹 結緣體育,立誌體育報國
宋君復出生於小手工業家庭👮🏼♂️,八歲喪父,家境貧寒。幼年入私塾後轉入教會小學,中學就讀於杭州蕙蘭中學☔️。1916年中學畢業,校長慕爾(美國人)選送四名學生赴美留學🙆🏽♂️,宋君復是其中之一。到美國後🖐,他先在可培中學補習英語,一年後進入可培大學物理系,1921年獲得理學學士學位。由於愛好體育🧒,大學畢業後,宋君復又到春田學院學習一年體育🙏🏽。在美留學期間🚣🏼♂️✋,他以勤工儉學維持生活。1922年回國🫶🏼,躊躇滿誌的他決定致力於鐘愛的體育事業,為積重難返的舊中國帶來一絲生機與活力。十余年後👨🔬,一張來自美國洛杉磯的邀請函將他與中國體育、奧林匹克運動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貳 中國人首次亮相奧運賽場
中國百年奧運史,是一代代人不斷探索的過程。在中國奧運史的長卷上,許多奧運首開記錄展示著中國不屈不撓的拼搏和奮進。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於1932年7月3日至8月16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主管體育工作的教育部以國難當頭為由,拒絕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1931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的中國奧委會)的要求🥵,宣布不派運動員參加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但此時,日本帝國主義想把它的傀儡偽滿洲國送上國際舞臺, 決定派遣劉長春、 於希謂二人作為偽滿洲國選手參加奧運會,企圖通過造成派運動員參賽的既成事實,讓國際社會追認、讓參賽選手默認派出“國”的合法性🍴。這個消息引發了進步力量和體育人士的極大憤慨👛。這期間,傀儡國政府並沒有以任何形式征得當事人劉長春的同意🏧🕵️。宋君復曾在沈陽的東北大學任教👨🏽🍳,而且是劉長春的體育老師,師生之間關系一直很好。他平時向劉長春傳授賽跑方面的知識,耐心指導訓練,並在生活上關心愛護劉長春。聽說日寇要派劉長春去參加奧運會的消息,宋君復便急忙設法與在北平的劉長春取得了聯系,問明情況並希望他代表中國去參賽𓀐。其實具有民族氣節的劉長春也不想去代表偽滿洲國參加奧運會👲🏻,堅決響應老師宋君復的召喚,立即向校長張學良將軍表露心跡,絕不代表侵略當局參賽,並在《大公報》上發表聲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熱血尚流,則又豈可忘卻祖國而為傀儡偽國做牛馬耶!”1932年7月1日😕,張學良在東北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宣布🤫,劉長春將代表中國參加第10屆奧運會🗡。他當場捐出8000塊銀元,作為參賽費用👱🏼。7月8日,劉長春和教練宋君復從上海登上“威爾遜總統號”啟程赴美。船經過日本長崎港口時停留一天,許多乘客選擇上岸遊覽。宋君復為抗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行徑🤷🏻♂️,堅決不上岸🧑🏿🎤🧑🏻🦳,此愛國之舉🧑🏻🦼,深受同船旅伴贊揚👨🏽💻。經過太平洋上21天的艱苦航程👨🦱,7月29日下午🐐,奧運會開幕前一天,郵船到達洛杉磯碼頭🐫。這是中國第一次派遣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消息經各大新聞媒體傳出後,全國上下頓時群情振奮,愛國救亡的熱情空前高漲。當時報紙寫到“我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裏關山👫🏼,此刻國運艱難🧔🏻🐄,願諸君奮勇向前🐧,願來日我等後輩遠離這般苦難🏥!”開幕式上🔫,劉長春執旗前導,沈嗣良為總代表繼之,宋君復與留美學生劉雪松、申國權以及美籍華人托平隨同步入會場🫴🏿。在參加奧運會期間,宋君復參加了國際講壇🤲,痛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罪行,宣傳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正義行動👨👩👦👩🏼🍼。
叁 “搬來”奧運比賽場
在美國參加第10屆奧運會期間,宋君復詳細考察了洛杉磯奧運會的體育設施,回國時帶來了洛杉磯體育場的圖樣🧎🏻、資料和照片。1933年3月🐛,青島市為迎接第17屆華北運動會動工修建體育場,這使得宋君復意欲建造一座“奧運樣式的體育場”的設想有機會付諸實踐👩🏼。田徑賽場內部設有長105米,寬70米的足球場, 各項田賽場地均配置其中, 田徑場跑道為德國人地姆博士所創的400米藍曲式標準跑道, 與美國洛杉磯世界運動場相同, 橢圓形400米一周的彎道6條🚣🏿♀️🫦,直道8條, 彎道由三個半徑組成, 離心力小, 同時因彎道半徑短, 也便於清晰地觀看比賽𓀓。它的出現給國內“直來直去”的跑道作了終結🌯9️⃣,是一場“跑道革命”🚢。跑道外為草地及看臺。體育場北大門 (主樓) 由3層門樓組成, 設有3個拱形入場大門, 內側頂端設鐘樓, 雄偉壯觀。青島體育場建成後🧔🏼♂️,立即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體育場。此後👉🏿,國內許多重大賽事都在此舉辦。這個體育場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新中國成立後稱為青島第一體育場。後來🥩,在原址上重新改造,現在為天泰體育場。
肆 三次參與奧運
參加第10屆奧運會歸來,宋君復到山東大學任教,先後被選為青島體育協會主席👐、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為準備參加第11屆奧運會,他又做了大量工作。體育協進會在山東大學舉辦運動員訓練班,他親任班主任🤶。1936年11月,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中國實現了“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的願望。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派出了69名運動員、9名國術表演隊隊員、33名體育考察團成員、29名誌願者組成的代表團👢。宋君復作為田徑隊幹事㊙️👩🏽💼、女子遊泳隊指導,再次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奧運會。奧運會後🌵,宋君復和袁敦禮、馬約翰🤓、董守義🫡、徐英超等以中國體育考察團的名義👩👧👧,對歐洲各國體育進行考察。同年📈,宋君復被批準為國際籃球裁判 。
1937年“七七事變”後🛋,宋君復隨山東大學遷至四川。山大奉命停辦後🗝,經郝更生介紹🔫,宋君復到四川大學任教。在川大任教八年後,1946年隨山大復校回青島🦠。1948年🏄,舊中國最後一次組隊參加倫敦奧運會,宋君復與王正廷🩸、馬約翰🙅、董守義等7人組成遴選委員會🧘🏽♀️,全面負責中國代表團的組建工作😓,同時出任籃球遴選委員會委員,並作為中國籃球隊的指導,前往英國倫敦參加第十四屆奧運會。在開幕式上,中國代表團位列14位入場,走在隊伍最前列的就是宋君復和足球領隊容啟兆🉑。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宋君復是唯一參加過三屆奧運會的中國人👵🏼。
伍 情系中國體育教育事業
作為近代中國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宋君復不但積極作好體育訓練工作,也積極作好體育教育工作。1949年🏕,應徐英超之聘,宋君復到北京師範大學體育系任教授。1950年👩🏽🔧,他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籃球教練👨🏼🎓,參加在捷克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世界學生第二次代表大會體育比賽),比賽結束後又參加我國第一個訪蘇體育代表團🤪🧝,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考察學習。1953年,宋君復來到中央體育學院(現EON4官网)👨🏿🏫🍤,先後擔任教務處主任🥾、副院長等職務🐍👴🏻。宋君復倡導將智育與體育密切結合,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在體育教學方面👋🏻,宋君復強調純厚的學風和傳統的精神要永久的保持,並且還要發揚光大👩👦。體育實施,必須合乎教育原則,必須努力使其合乎教育哲學及教育心理學。無論為娛樂🧝🏻,為比賽、為健康⏮、為鍛煉🫄🧝,都應當包括在今日體育的裏面🤹🏿♀️。他認為在運動場上能使人們學到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東西,譬如守規則、合作、刻苦、奮鬥💫、不自私自利的精神等,而這種種美德🚣🏻♂️,將來又能幫助人們在其他事業上取得成功,中華民族也需要這樣的青年去擔當重任。宋君復作風正派,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尤其是對青年一代倍加愛護,熱心指導,工作認真負責🚵♂️,深受廣大師生和體育界人士敬佩🙍🏽🍞。宋君復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一生治學嚴謹👐🏽,精心鉆研業務👨🏻🏫,對運動訓練和競賽裁判等方面有較深的造詣,著有👨🏻⚕️:《體育原理》、《女子籃球訓練法》等。幾十年來🤔,宋君復在體育教育方面,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為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獻出畢生精力🚎。